close


總的來說,我不太喜歡這部電影。

說不喜歡其實是有點矛盾,因為那裡面要講的都是我懂也是會有興趣的東西,在生活與關係中無可迴避的警醒,對規律常軌的叛離與逃脫,自我無盡的對話與獨處,療癒與救贖的爭纏,隨便一項都曾經剝皮一樣地吃掉我一格又一格的能量,然後又讓人在谷底漂然重生。

既然感同身受,怎麼沒有歡喜的共鳴?莫非是因為過來之人,回頭總無雨也無晴?

恐怕沒那麼高段,應該只是這部電影雖然有幾處小感動,但實在有太多無法忽視又做作到讓人不耐的大缺點。

首先是一開始逃離婚姻的動機,實在是太過缺乏說服力,或許是鋪陳不夠,或許是觸媒薄弱,看到那個夜哭跪禱的女人,我只覺得她像個反應過度又不知滿足的神經病。

再來,中文片名雖然翻作一個人的旅行,可是偏偏片中主角不管去到哪個國家,根本就沒幾分鐘是自己一個人的。

外地遊子的惺惺相惜或許我還能勉強接受,可是客居異鄉卻動不動都能建立起如家人一般的人際網絡,其輕易的程度太過神奇;走到哪裡都人見人愛,總不乏有人主動親近並且在第一次聊天就直接掏心掏肺,實在友愛到近乎荒謬;最後去到峇里島的旅行尤其是我最最討厭的一段情節,真命天子又一次被刻畫成路邊冒出來準到不能再準的禮物,感性到幾乎神裡神經的男人實在令人反胃(好像在罵我自己 :P ),然後主角因為一句話就整個心境扭轉大徹大悟,然後又給我演起轉身狂奔的戲碼,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到真心覺得那是一種值得立法明令禁止所有編劇不得再用的灑狗血超爛老梗。

也不是沒有一點可取之處,用影像和音樂來表達美食的風味算是有讓人口齒生涎;義大利特有的開朗民情與觀念,的確讓人心境在禁錮中逐漸鬆綁;我喜歡奧古斯都神廟中的沉思,那是旅行之所以重要的一種精神火花;我也喜歡那隻晚熟的火雞,喜歡那種不再死守原則、不再因為既定計畫生變就氣急敗壞、就算生活出現遺憾只要一起度過還是可以很開心的彈性;我也喜歡那個跳脫凡常人等陳年窠臼的生日賀禮,它提升了同歡作樂的層次,讓原本可能瞬間即溶的消費變得更有價值。

當然我也認同所謂的「無所事事的甜美」,可是這種事情隨便一本三毛的書,都老早教人要打開心靈的眼睛,閒居家中,不搞什麼了不起的名堂,澆花煮茶剪報聽鳥,無一不是逸樂之事,哪般沒有賦閒之趣,這事能從一本一百塊出頭的書中習得,相較於大費周章地跑到義大利去才恍然大悟,前者無疑實惠許多。

這種心情很有可能是我不太喜歡這部電影的最主要原因,除了一切的起因太過牽強,最後的結尾又草率非常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中間的部分......其實看幾本好書談幾場爛戀愛,大概就能得道成仙了,還犯得著讓你大張旗鼓放下一切,大老遠飛出去一玩玩上一整年?想來不得不吃一下片名的豆腐,這種一個人的旅行,實在是太過享受了。






後記:
既然中文片名與內容不符,依我看,Eat, Pray, Love 應該可以翻成:祈禱後,天上有掉不完的食物和性愛。
然後朋友 Jemmy 取得更妙,直接叫:飯 禱 愛。言簡意賅,一整個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ton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