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要如何知道死亡的奧秘......如果不在生命的心裡尋覓?』  ──紀伯侖《先知》



因為「禮儀師」這項工作和一位朋友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緣故,許久以前那位朋友就跟我約定好,要一起去看《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部電影。越來越不喜歡生活計畫出錯的我,今天特地早早專程跑了一趟影城,事先把票買好、劃到視野極佳的座位,這樣到了晚上看電影時,就可以好整以暇的在吃完晚餐之後,從容入場。

傍晚時分,氣溫驟降,又大雨連綿,機車上沒放雨衣的我,就這麼硬起頭皮騎車上路,豆大又密集的雨珠不僅打的我視線模糊,行進困難,毫無遮蔽的情況下,我更莫可奈何的被淋了一身濕漉漉。

渾身濕透的進了影廳,狼狽的心情很快就消失了,當然,是因為電影的關係。

禮儀師的樂章,說的是納棺師的故事,這聽來該是多麼森冷肅穆的題材,不過電影卻在開場不久,就笑彈攻勢連發,引爆滿場不斷的笑聲,然後又在自自然然的節奏中,引發出觀眾內心最柔軟的情緒。

這當然是一部讓我們重新看待死亡的影片,可是不論是對觀影者、甚或是劇中人物,包括誤打誤撞進入禮儀師行業的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演)、無法認同納棺工作的大悟之妻(廣末涼子飾演)及幼時同學,電影都沒有用大量而外顯的文字,對眾人進行說教式的洗腦或宣導,而是利用與自己最為親近的家人作為藥引,烘燉出最具療效也最能說服人心的摯情,讓生者體悟並且珍惜生命的真味,也讓納棺師在賦與死者尊嚴的工作過程中,得到從事這份工作應有的尊嚴。

片中一次又一次凡常人家的往生事件,一幕又一幕的納棺場景,推動出一股無言卻又讓人動容的力量,它在在提示著,死亡可以是一個終結所有的片刻,也同時可以是最後一次機會,讓我們心中那份對亡者的情感,能在將之送往另一段旅途的過程中,得到無須掛慮的徹底釋放,這其中,可以是感謝,可以是歉疚,也可以如同小林大悟一樣,最後眼裡胸懷滿溢的,是全然的諒解與寬恕。

雖然這部片讓我們透過銀幕正視死亡,但它仍然用不只一次的大啖美食以及親友之間溫情互動的場景,突顯出生之可貴,就像社長在工作之外瀟灑隨性、享受生活的態度一樣,他是在那些面對死亡的經驗中,重新認識生活;在理解死亡的過程中,也同時理解生命。我相信他那般雲淡風輕卻又俯仰無愧的生活態度,是因為他深切體認,理解死亡的終極目的,不僅在探究死亡的奧秘,更在於明白生命的真諦;真正的看透生死之後,他更加明白,盡情體驗人生的美好,其實正是活著的基本要務,也唯有活著,才能體驗人生的種種美好。

就像紀伯侖 (Khalil Gibran) 在《先知》(The Prophet) 這本書中所說的:

『You would know the secret of death.

 But how shall you find it unless you seek it in the heart of life? 』


褲管其實一直濕濕地貼在腿上,只是我不常分神注意到它;而沒有預料到的是,隨著故事的推展,從大衣、褲管漸漸蒸散的雨氣,不知不覺悄悄逸昇而上、凝入眼眶積聚成澤,然後又再順勢傾洩,無可防攔的,明明人在室內,又是遭逢另一場大雨滂沱。

片尾,本木雅弘在銀幕上靜靜地示範納棺儀式,我聚精會神看著他悉心照料往生者那一連串優美又莊嚴的動作,不知怎的,這段沒有劇情的畫面竟帶給我強大的後勁,原本已漸平復的心情又再起波瀾,一直到起身離座了還收拾不住,最後我居然還不可止抑地趴在朋友的肩頭上嚎啕大哭了起來 (當時影廳人潮早已散盡)。

唉……真的是溼漉漉的《送行者》。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官方部落格:http://departures.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ton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