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偶然的情況下,我在朋友的小書櫃裏隨意翻看時,發現了《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這本小說。一開始引我賞玩許久的,是這本書封面封底的攝影及編排設計,那是一種現代的、簡練的、又充滿人文氣息的風格,似乎預示著它所包覆的內容,不是一則陳腐嚴肅、觀念過時的故事。

一開始瑣瑣不止的自白式開場,很容易就引發出我對這則故事的好感,雖然讀小說不免是為了體驗意想不到的情節,但是那種內省式的思想陳述與轉折,總是可以引發讀者腦中的同步思索。

一個才剛脫離癌症致命威脅的老人,遠離所有家人、不必上班工作,獨自一人跑到布魯克林區,準備過著行將就木的等死生涯。一個老人在這樣封閉又欠缺生氣的生活場景中,能變出什麼花樣呢?讀這樣的故事是不是免不了要面對大量的喃喃自語、回憶以及空想呢?

這樣的前測,也對,也不對。

套一句故事主人翁納善先生 (Nathan Glass)所說的一句話:『故事的真實性就是細節』,作者Paul Auster的確用平實而又鉅細靡遺的方式,呈現了大篇幅的思忖、對話、以及思想交換,可是直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不著邊際地將情節暗自翻轉了好幾番之後,我才在看到最後五分之一的內容時恍然大悟,原來翔實而大量的記錄是他發展情節的障眼法,而這個遲暮老人來到布魯克林區之後所發生的種種事件,包括納善先生和他外甥驅車前往佛蒙特州柏林頓時,在州際公路上的一念之間所帶來的情節轉折,原來都指向作者心中的一種終極禮讚──命運就像他們所行駛的州際公路,「它是一條只要你不停下來,就會不斷出現出口的道路,儘管方向未卜」。

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他的故事好像在告訴我,命運之神早被我們弄得啼笑皆非,因為祂總是必須把我們逼到自以為的絕境裏去,才能讓我們看見,原來眼前還有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可走,如此看來,我們雖然盲目,但是依然幸福。


※此文刊載於2008年7月24日 ETtoday NOWnews.com《NOW區焦點》
文章連結:http://www.nownews.com/2008/07/24/11493-2309248.htm


《The Brooklyn Follies》
──written by Paul Auster,天下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ton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